创意小礼物,创意小礼品,创意生日礼物,手工小礼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创意礼品网

迷你音响 创意还有创意音响产品设计公司报价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迷你音响 创意,以及创意音响产品设计公司报价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比鸡蛋还小的超mini音箱!丹麦扬声器系统,满电可连续放歌150首

炎热的夏天最是躁动的季节,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在追各大音乐节了,无奈今年就只能家里蹲着。

这时候有个音箱就显得格外重要,在家也能感受到音乐节的气氛!

周末的午后摇滚配啤酒,一首歌就能点燃内心的蠢蠢欲动,放肆的音乐才是点燃夏天的导火索!

之所以推荐音箱,是因为单独用手机播放会显得单薄无力,很难在房间里营造出现场感,而随便一个小音箱则可以更好的烘托氛围,让声音在全屋形成环绕。

如果不是专业发烧友,其实没有必要入手那些又大又沉的HiFi级音箱,轻巧便携,方便实用更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。

如果你也在发愁去不了音乐会,是时候入手一台超级便携、音质一流、颜值独特的音箱了!

比如这款:迷你坚果蓝牙音箱!

酷似坚果,小巧便携

设计灵感来源于在电影《冰川时代5:星际碰撞》中,蠢萌的大松鼠Scrat一直抱着不放手的大坚果。

造型独特、小巧玲珑,差不多只有一个耳机盒大小,细看比鸡蛋还要小,看起来很萌。

上手质感非常到位,整体采用美国进口黑胡桃木,和欧洲进口榉木打造,这两种材质都是在打造高档家具时会使用的珍贵木材。

而且在生产过程中,很多步骤都是由匠人们亲手打磨,经过64道工艺,让原本粗糙的原木变得具有亲肤手感,拿在手里舒服极了。

丹麦扬声器零件,澎湃动感音质

虽然身材小巧,但是音质靠谱,发声清晰浑厚,日常使用足够了。

来自丹麦专业扬声器部件,立体声响度:90dB(A) @0.5m,拥有超强平衡感,低音饱满,高音响亮。

还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,就是发声的地方位于整个音箱的底部,这样有助于通过反射来提高音量,形成环绕感。

不仅如此,小坚果还配置了降噪麦克风,连接蓝牙后可以接听电话,日常使用很方便。

附带挂绳,满电畅听10小时

续航持久,满电状态下,以50%的音量可持续播放10个小时,大概能播放150首歌。

充电接口是USB,可支持适配器、移动电源等多种设备充电。

小坚果还附赠了一根挂绳,可以随手挂在任何地方。

外出时可以挂在包上、手机上,随时随地播放音乐。

户外野餐、日常骑行、运动的时候也方便随身携带。

感兴趣的小伙伴,可以点击下方小卡片跳转购买↓

能唱马勒的【大师】意大利巨匠Audio Analogue Maestro天选合并功放

「Maestro」是音乐圈用来对「大师」的尊称,意大利Audio Analogue把这部合并功放称为Maestro自然含义深远,这是二十周年Anniversary系列之首,在此之前,他们推出了Puccini Anniversary,接下来就是更高一阶的Maestro。

原来是第一次接触

在我还没有进入音响评论这个行业之前,就知道Audio Analogue,这部Maestro是第一次正式接触。很多人说他们是意大利品牌中的超值选择,东西做得扎实,价格不算太贵,品牌不算大,但这样规模的欧洲音响厂商,才不会跑到亚洲找代工生产,依然是「欧洲制造」。不过这是我当年「耳闻」Audio Analogue品牌的印象,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光阴,Maestro已经是「大师」等级的合并功放,身价自然也攀上新的高峰。

Audio Analogue这家公司诞生相对较晚,1995年在意大利托斯卡尼诞生,公司位置大约在Pistoria、Lucca与Pisa之间,哪天若有机会去原厂采访,不仅可以享受托斯卡尼的阳光,说不定还可以顺道去品尝道地的披萨。与一般强调「创办人」的Hi End音响品牌不同,Audio Analogue仅说他们是一群志同道合,彼此有专业互补的伙伴一起创立,其中包含了电子与销售人才,所以,Audio Analogue并没有标榜哪一位「音响大师」,而是群策群力做出来的音响产品。当年第一部推出的器材是Puccini合并功放,在CES初试啼声便广受好评,1996年正式出货销售,打开国际市场,那时候Puccini卖得好的原因很简单,好声且价格合理,迅速打响了Audio Analogue的名号。

创立二十年纪念作品

从1996年创业作Puccini开始算起,2016年刚好是Audio Analogue创立二十周年,所以他们以Puccini为名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,当然,现在的Puccini Anniversary已经不一样了,机箱更显厚重,用料更为威猛,到了接续的Maestro,设计取向相同,但用料再往上加,事实上几乎是倍增,假如我们比较Puccini与Maestro的重量,Puccini是15.5公斤重,而Maestro是31公斤重,刚刚好重了一倍。

说Maestro合并功放是接续Puccini的,事实上两者有其相通之处,前面比较过重量,Maestro刚好多了一倍,而在实际线路设计上面,Maestro基本上与Puccini一模一样,只有一个地方不同,那就是全平衡放大线路。Puccini采用双单声道设计,但并没有采用全平衡线路,而Maestro的放大线路与Puccini完全一样,但从输入级到放大级全部采用全平衡线路,所以Maestro的电子元件比Puccini多了一倍。事实上,全平衡放大的难题不仅是电子元件倍增,导致成本增加,其中还必须考虑电子元件配对的问题,所以不仅是在Maestro里面增加一倍的零件,甚至要买更多的零件来配对才能做出合格的Maestro。换句话说,Maestro比起Puccini倍增零件,并不是单纯是成本乘以二,零件配对可能要让成本大增三到四倍以上。

除了零件倍增,成本更高,Maestro基本上与Puccini的设计精华相同,譬如放大线路采用零总体负回馈,加倍的功率晶体赋予Maestro更大的输出功率,比起目前最新的Puccini所拥有的160瓦,Maestro则拥有250瓦,这是喇叭阻抗在8欧姆的输出数据,当喇叭阻抗减半到4欧姆,输出功率倍增为500瓦,就算阻抗掉到2欧姆,Maestro还能向上增加到800瓦。这扎实的输出功率,其实搬机器的时候就感觉得到,里面的环形变压器可是又大又重,加上两侧厚重的散热片,都告诉我们Maestro绝对不是小家碧玉之流,而是张牙舞爪的怪兽。

耐人寻味的AirTech实验室

关于Maestro的设计,机箱面板上讲究地刻上了AIRTECH实验室的名号,我试着找出AIRTECH实验室究竟是何方神圣,AIRTECH实验室是与Audio Analogue关系密切的音响研究单位,并授权他们做线路设计。

不管AIRTECH究竟是谁,他们设计Maestro放大线路的基本逻辑是简洁,他们采用了Inverted Cascode放大线路,基本上就是单一讯号增益级加上输出缓冲级,虽然放大线路简单,但是工作非常稳定,而且工作频宽非常开阔,从DC开始,一路可延伸到数十kHz,要应付人耳聆听的20Hz~20kHz,那可是绰绰有余。

简洁的线路更讲究用料

既然放大线路走简洁路线,Maestro的用料自然必须非常讲究,这就好像烹调美食一般,广东人讲究的「不时不食」,说的是食物材料本身要够好,才能成就美食,同样的道理用在音响上面,那就是电子元件要够好,所以在Maestro身上使用的元件,电阻采用军规制品,PP电容不仅是音响规格,而且是AIRTECH特别订制品,内部配线则采用7N无氧铜线,输出端子选择纯铜车制。作为旗舰合并功放,Maestro并不算低,但是Audio Analogue讲究地特别订做电容,可说是很大的投资。您不信?假如您要订做电容,数量要多少?一千颗?大概没工厂帮想接单,一万颗?那怎么用得完?可是那却是电容厂家最基本的数量,您就知道选用订做电容有多么不简单了!

打开Maestro,映入眼帘最醒目的,要算是2只600VA大型环形变压器了,每声道可供应50A超大电流,滤波电容单颗16,800 uF,总容量高达67,200 uF,看起来Audio Analogue似乎比较喜欢大尺寸电容,而不是走时下流行由许多小型电容联合作战的设计。放大线路林中分两路,左右声道各自独立,是典型双单声道的设计,放大线路所使用的PCB电路板,铜箔厚度比一般规格多两倍厚,这样才能应付大功率需求。而Maestro内部的前级放大线路也是独立,双单声道设计,音量控制采用电组阵列,舍弃任何OP晶体,前级放大增益约12dB。

平衡输入搭配最登对

关于Maestro的设计,大致描述至此,我经常觉得打开机箱看线路,只是了解基本用料,可是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听声音,这好像看食材用料很有趣,但品尝美食才是最终目的。我们试听Maestro时,喇叭搭配了CC Admonitor Silver Preference加低音柱,讯源用的是Audiomeca CD Transport配PS Audio NuWave DSD DAC,关键是取NuWave DSD DAC的平衡输出,用来搭配Maestro。

为什么强调讯源平衡输出?因为Maestro是真正的全平衡放大,所以如果使用RCA单端输入,增益相对较小,而平衡输入才能发挥Maestro的全部功力。不信?您用同样的NuWave DSD DAC,平衡与单端都插上去,在Maestro的输入切换,音量不变,一定可以听出RCA单端输入比较小声,而XLR平衡输入比较大声。所以,假如您对Maestro有兴趣,最好连讯源端也考虑进去,最好给合并功放真正的平衡输入讯源,这才是门当户对的匹配。

色彩明亮、质地纯净

在声音表现上,Maestro明亮开阔,速度快,仿佛意大利的灿烂阳光,可是稳固的低频段表现,能够稳稳地占住阵脚,音乐色彩亮丽,却不会耀眼夺目,是温暖又透出明亮光泽的舒服表现。听罗斯托波维奇的「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」,第一号前奏曲明亮的光泽,加上稍快的演奏速度,Maestro不拖泥带水,表现出大提琴的擦弦质感,大提琴的琴身共鸣有适当的厚度,带着清爽的浓郁感,而且Maestro把录音的空间感带了出来,这张90年代初期的巴哈无伴奏,选择在法国的教堂录音,在安静的环境下,搭配优质的音响系统聆听,大提琴凝聚的琴音线条,背后有着细微悠远的空间残响,尤其是长音结尾的乐句,尾韵向空间远端收去的空气感,最是考验音响器材的细节表现能力,而这难不倒Maestro,通透的空间感对比置中凝聚的大提琴,构筑出聆听者对录音现场的想象空间。

Audio Analogue费了这么大的心力,用全平衡、无负回授、双单声道做出大功率的Maestro,用来听「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」,对功率不成考验,而是考验音质,大功率不难,最怕功率一大,音质就变粗了,用Maestro来听单纯的器乐,质感却是细腻干净,我真有种在听直热单端三级管后级的错觉。罗斯托波维奇听罢,我换上哈瑞尔的版本,速度较慢,琴音较干,尾韵收得比罗斯托波维奇版本要短,音乐表情更显古朴。再拿出依瑟利斯的版本,大提琴家用的是羊肠弦,音色相对为浓郁,对比没那么大,近场收音的效果,让演奏时指尖碰触指板的声响格外清晰,临场感更好,不过在Maestro上面听不同版本的巴哈无伴奏,音色质地都很纯正,而您所听到的差异,都是音乐家刻意在大提琴上面营造出来的不同诠释。是的,您可以忘记Maestro,而把注意力全盘放在音乐上面了。

用三张「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」来听Maestro,可以表现出这部旗舰合并功放在音色质地上面的纯正,丰富的细节可以让我们听出唱片录音的背景不同,演奏者的诠释差异,可是音质音色的纯度都相当好,让我们可以轻松在不同版本中间,找寻音乐家对巴哈无伴奏的音乐见解。或许,顶尖的音响器材意义就在这里,我们不是光是靠合并功放放大讯号,而是要从器材当中找出音乐家在录音时所付出的诸多努力与情感,感受音符当中蕴藏的点点滴滴。

大功率唱什么都轻松

当然,大功率的Maestro不光只能唱巴哈无伴奏,它唱什么都好,而且都有着阳光的个性与通透的色彩,而且它唱起歌来中频有着适当的厚度与绵密的质感。发烧友应该都听过绫户智惠,我想举她的「Fifty」专辑为例,听「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」,钢琴简单的和弦前奏,迎来绫户智惠浓郁的嗓音,唱起来很有黑人腔调的嗓音,在Maestro上面更显深刻,喉韵的变化清晰,唇齿音略为强烈,但衬托歌唱的情感更深刻,自弹自唱的绫户智惠,钢琴的起伏与歌声一致,在Maestro上面,您不会错过这些轻重缓急的变化,丰富的细节让音乐情感的呈现更为全面,更让人专注在音乐当中。

听过爵士乐的绫户智惠,我们换上凯萨琳芭托的「Grace」,听韩德尔「弥赛亚」里面的「Rejoice Greatly」,轻盈的弦乐群导奏,在Maestro上面有着适当的浓郁感,当芭托的歌声响起,就象是浮在弦乐群上面的天使歌唱一般,纯净又富有光泽。这种有如天使吟唱一般的歌声光泽,听马斯康尼版的「Ave Maria」,伴奏的音乐是「乡间骑士」间奏曲,唱的却是圣母玛莉亚,Maestro唱出芭托嗓音当中的纯净滋味,对比背景拨奏的竖琴,还有独奏小提琴,交织出歌咏圣母的纯粹情感。

唱马勒最是考验

以上用来试听Maestro的音乐,其实都不太考功率,而是听质感,Maestro带有明亮的音乐光泽,还有纯净的音乐质感,这些都是大功率合并功放难能可贵的特质。能不能来点考功率的音乐呢?来,该用马勒了!拿出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的「马勒第五号交响曲」,第一乐章由铜管掀开序幕,由远而近,乐句结束之时,交响乐团石破天惊地冲了进来,沈重的送葬进行曲,重重地、缓慢地前进,Maestro份量十足,低频段具有权威感,随后弦乐群像是没有重量地漂浮,等待着乐团再一次沈重的高潮,铜管群一起猛烈地吹奏,Maestro向上迎来光彩十足的铜管咆哮,对比低沈的定音鼓与低音贝斯拨奏,乐团在高低两端猛力演出,在Maestro上面,您可以尽情感受全频段的均衡力道,想象着伯恩斯坦指挥时强烈的动作与表情。

是的,别看Maestro只不过是一部「合并功放」,但它可以唱好马勒!能表现单纯器乐的纯净质感,又能坐拥大功率,尽情挥洒马勒的庞大编制,Maestro果然是大师,而单纯合并功放的设计,让我们可以简单享受顶尖的音乐,却不需要复杂的系统,一部Maestro,配上优质喇叭,您就能窥见音乐的庙堂之美、百官之富。

本文摘自U-AUIDO音响共和国

[迷你音响 创意还有创意音响产品设计公司报价]

引用地址:https://zuwuwang.com/202407/14547.html

tags: